首页 >> 学习分享 >> 名师指导 >> 浏览文章
闽南中元节
400 不详 2023-08-27

郭芳读

中元节,农历七月十五日,俗称七月半。在闽南地区,流传着“七月半不回家无祖”的俚语。

而在以往的闽南传统中,海外华侨在中元节前会寄“批银”,否则会被认为对祖先不敬。在国内,外出谋生的人在这一天,不论远近都要赶回家祭祖。

早期家乡闽南七月民俗活动集中于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。后来因购买食品、雇请戏班均有不便,乡亲们有了纠纷。清朝乾隆年间,民俗活动的日期由地方乡绅出面抽签决定。石狮周边除了有各自的民俗活动外,镇区统一在八月初三,有的则是12年轮流一次。农历七月半则依然家家祭祖。

七月初一这一天,家家户户“起灯脚”,在家门口挂上一盏灯。当日黄昏,人们在各自门口摆上五味菜肴等进行祭祀,又称“犒兵”。点亮灯笼照路,给“好兄弟”“门口公”在夜间行走提供便利。到了农历七月廿九日,则有“倒灯脚”的习俗。

与其说这是一场祭祀活动,不如说这是一场和先人的灵魂交流。一个“缅怀先祖,珍惜当下”的传统节日,一年年的轮回,一代代的传承,让我真切地感受到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遗憾,父母的恩德应永远牢记在心间。多想请父母举杯邀月来团圆。可生命的指针,永远倒不回昨天的轨迹;时间的河流,也没有办法掉头流动。唯有珍惜时光,善待生命中所有的遇见,才能让人生少留遗憾。

如果说西方国民教育是两堂:学堂和教堂;中国古代的国民教育则是三堂:学堂、祠堂和中堂。每个村落都有学堂,每个家族都有祠堂,每个家庭都有中堂。学堂里有圣贤,祠堂里有祖宗,中堂里敬奉天地亲师。做人要有敬畏之心和行为准则。做出业绩,“家祭无忘告乃翁”。

习俗是文化的一种传承。“百善孝为先”,中元节的那些故事和传说,饱含着人们“感恩、孝亲”精神的坚守,让人们慎终追远;发扬推己及人、救济众生的义举,换得世界清平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其实也是一种博爱和慈善。

而传统民俗中提倡的价值观,比如孝敬父母、追念先人、传承文化,促进邻里和谐,关爱弱势群体,也是和今天社会的价值观一脉相承的。

有一种幸福,叫“亲人在”;有一种满足叫“亲人爱”;有一种感悟,叫除了生死“都是小事”。中元节,传承的是一份思念,一份亲情,一份孝义。

山河无恙,才能回家祭祖,万家团圆;万家努力,方能国泰民安,祥和幸福。


文章点评
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法律声明- 人才招聘- 免责声明- 交流社区- 申请链接- 我要投稿- 我要留言
关注我们